“机器辅助人类”的医疗革新,南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创新应用
从智能分诊到肺癌筛查,南宁各大医院正在上演一场“机器辅助人类”的医疗革新。
“以前等CT报告要3天,现在AI系统30分钟就能出结果!”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放射科医生最近发现,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他们的工作模式。从智能分诊到肺癌筛查,南宁各大医院正在上演一场“机器辅助人类”的医疗革新。
肺部结节无处遁形
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“数字人医生”上岗后,肺结节检出率提升了18%。这套系统能同时分析2000张CT影像切片,连芝麻大小的结节都逃不过AI的“火眼金睛”。有患者拿着外院漏诊的片子来这里复查,结果被AI揪出早期肺癌病灶。“机器不会疲劳,24小时保持最佳状态。”胸外科主任边说边调出系统自动生成的3D病灶模型。
诊室来了新助手
在市二院门诊大厅,AI导诊机器人日均接待800人次。患者对着屏幕描述症状,AI通过语音识别快速匹配科室。儿科诊室还装了智能听诊器,能自动分析儿童心肺音异常。一位带孩子看病的家长感叹:“以前排队两小时,现在半小时搞定挂号缴费。”
基层医院接住“科技礼包”
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放射科现在每天处理300份影像报告,AI系统承担了60%的初筛工作。更关键的是,这套系统联通了15家乡镇卫生院。六景镇卫生院的张医生刚传了份疑难胸片,市里的AI系统5分钟就标出了可疑病灶区域。“现在村民不用跑城里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。”
心理筛查走进校园
南宁五院的医生带着AI心理评估系统走访了23所学校。学生们在平板电脑上完成测试,系统通过微表情识别和答题轨迹分析,及时预警抑郁焦虑倾向。明秀路小学的心理老师说:“有些孩子表面开朗,AI却检测出隐藏的情绪问题,给我们敲了警钟。”
智慧医疗还有硬骨头要啃
虽然AI应用热火朝天,医生们也有担忧。市二院影像科主任直言:“AI标注的肺结节,有5%需要人工复核。”目前各大医院正在建立人机协作标准流程,既要发挥AI的速度优势,又要守住医疗安全的底线。
南宁卫健委负责人透露,下一步可能在全市推广AI预问诊系统。患者在家就能用手机完成80%的病情描述,到医院直接进入检查环节。这种变革可能让就诊时间压缩40%,但如何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体验,仍是需要攻克的难题。
170万,龙井市人民医院 医院信息系统(HIS)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
202万,隆昌市人民医院HIS系统升级采购项目中标(成交)结果公告
84.56万,天津市静海区医院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HIS等软件系统维保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
60万,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HIS系统维护费以及10万以下接口改造费用采购公告(二)
28万,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HIS系统政策性升级改造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
300万,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IS系统维护服务(二次)单一来源公告